热失引入估电池外壳控评
![]() |
这是入电UL Solutions第一种帮助筛选电动汽车电池外壳材料的测试方法
使用新开发的测试方法,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可以安全地比较各种材料的池外性能,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电池的壳热安全性。
应用安全科学领域的失控全球领先企业之一UL Solutions今天推出了电池外壳热失控(BETR)评估产品,这是评估UL Solutions用于评估电动汽车(EV)电池外壳材料的首种材料筛选测试方法。该产品基于UL 2596技术(电池外壳材料热性能和机械性能测试方法),入电由UL标准和参与组织于2022年1月27日发布。池外
通过电池外壳热失控评估,UL Solutions正在帮助制造商应对电动汽车行业最复杂的壳热挑战之一,同时满足市场对创新和值得信赖的失控汽车产品的需求
电池性能不断在电动汽车能效方面带来挑战,电动汽车因为沉重的评估电池系统而具有较高的车重,这意味着充电频率更高,驾驶时间更短。但是,电池外壳系统在减轻热失控的影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热失控是锂离子电池存在的一个风险。当锂离子电池进入无法控制的自热状态时会发生热失控,这种状态可能会引发起火、冒烟和极端高温,同时会喷射出有害微粒。
UL Solutions工程材料事业部产品管理总监Eric Bulington表示:"随着电动出行的持续增长,热失控已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关键安全问题,并进一步提升了对于如何将最佳外壳材料用于热失控保护的关注。通过这项服务,我们正在帮助制造商应对电动汽车行业最复杂的挑战之一,同时满足市场对创新和值得信赖的汽车产品的需求。"
UL Solutions测试方法通过模拟热失控场景来评估材料性能。评估涉及测试小块材料与整个电池总成,从而降低树脂制造商和材料供应商的测试成本和开发时间。评估还专注于在研发过程中筛选多种配方,让材料生产商有机会在考虑各种材料性能的同时,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提供满足其需求的解决方案。
Bulington表示:"UL Solutions长期以来在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电池技术方面都处于思想领导地位,因此,我们有能力在电动汽车电池方面继续延续传统。借助这项产品,UL Solutions通过为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汽车组件和系统制造商提供测试和咨询解决方案来解决行业问题,从而满足多种标准和法规要求。"
(责任编辑:热点)
-
南非国家电力公司9月18日说,由于供电设备老化、维护不善并出现故障,南非再次面临大规模断电。南非国家电力公司首席执行官安德烈·德吕泰尔当天宣布“将大幅削减负荷”,今后几天有计划地中断供电。德吕泰尔呼吁 ...[详细]
-
2022年12月14日,美国能源部长珍妮弗·格兰霍姆宣布了一个大新闻,她说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科学家在国家点火装置NIF上,第一次实现了可控核聚变的点火,也就是核聚变的能量增益因子 ...[详细]
-
国际能源署IEA)日前的发布《2023年能源技术展望》称,如果各国可以全面履行减排目标和气候承诺,到2030年,清洁能源制造业的整体价值将超过目前水平的3倍。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发布《2023年能源 ...[详细]
-
据韩国《纽西斯》12月6日报道,全球市场调查机构Benchmark Minerals数据显示,预计到2031年,欧洲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总产能将位居世界第二。其中,中国电池在欧洲的产能将达322GWh,排 ...[详细]
-
继《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于今年年初正式生效后,7月31日,欧盟委员会正式通过CSRD的配套准则《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RS),标志着欧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进程又迈进了一步。ES ...[详细]
-
当地时间1月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一些能源供应商在欧洲能源困局中牟取了暴利,而目前法国许多小微企业受能源成本高涨影响开始产生经营问题,一些企业的能源账单与过去相比上涨了5倍乃至10倍,这是不正常的 ...[详细]
-
来自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员估算了欧洲合适水体中浮式光伏(FPV)的发电量和成本潜力,并与最佳倾斜度的陆上光伏(LPV)进行了比较。研究员Leonardo Micheli告诉记者:“我们还证明,在地中 ...[详细]
-
当地时间1月31日,日本核事故损害赔偿及废炉作业支援机构宣布,为取出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内残留的大量核燃料碎片,将成立约由10名原子能、土木工程等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论证3号机组核燃料碎片取出作业的方 ...[详细]
-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阿林丹巴格奇Arindam Bagchi)3月16日称,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态度基于能源安全的需求,这依然很重要。巴格奇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关于印度将支持俄罗斯石油限价的消息文章的问题时 ...[详细]
-
据Euactive.com网站报道,欧盟委员会拟定了业界期待已久的规则,规定了氢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被标记为来自“可再生”能源。同时,法国也如愿以偿,赢得了核能生产低碳氢的认可。随着欧洲能源转型倚重氢能, ...[详细]